根據(jù)我站田間調查,結合水稻生育時期及天氣趨勢綜合分析,現(xiàn)將2025年第4代“兩遷”害蟲發(fā)生趨勢預報如下:
一、發(fā)生趨勢
預計我縣第4代稻飛虱和稻縱卷葉螟中等發(fā)生(3級),局部偏重發(fā)生(4級)。田間為害盛期在8月末至9月上旬,主要為害遲熟中稻、再生稻和晚稻。
二、主要依據(jù)
1、稻飛虱蟲量:根據(jù)我站8月21日在龍港、排市、荊頭山等地調查,晚稻飛虱66—358頭/百蔸,平均149頭/百蔸;8月25日調查,稻飛虱45—389頭/百蔸,平均207頭/百蔸,白背飛虱比例76.5,褐飛虱比例23.5%。部分田塊短翅成蟲2—9頭/百蔸。
2、稻縱卷葉螟蛾量:根據(jù)我站在龍港、排市、荊頭山等地調查,8 月21日,成蟲蛾量為466-2697頭/畝,平均1682頭/畝;8月23日蛾量為433-2930頭/畝,平均1971頭/畝,8月25日蛾量為33-966頭/畝,平均533頭/畝。田間蛾量分布差異大,氮肥偏多田塊蛾量較高。
3、水稻長勢:8月末至9月上旬,我縣中稻處于抽穗揚花期至灌漿期,晚稻處于拔節(jié)期至孕穗期。遲熟中稻、晚稻田生物群體量大、郁蔽度高,食源條件好,有利稻飛虱和稻縱卷葉螟取食為害。
4、氣候條件:據(jù)湖北省氣候中心預測,8月末至9月上旬我縣氣溫偏高,與常年同期相比,偏高0.4℃—1.7℃。降水量60毫米—80毫米。總體氣象條件較有利于“兩遷”害蟲的發(fā)生為害。
三、防治方法
1、防治時間:8月30日至9月5日。
2、防治標準:稻飛虱百蔸蟲量1000頭以上,稻縱卷葉螟百蔸小卷苞30個以上。
3、防治田塊:中稻、晚稻。
4、防治稻飛虱藥劑:(1)10%三氟苯嘧啶16毫升/畝;(2) 25%呋蟲胺25克/畝;(3)75%噻蟲·吡蚜酮10克/畝;(4) 80%烯啶·吡蚜酮10—20克/畝。
5、防治稻縱卷葉螟藥劑:(1)20%氯蟲苯甲酰胺10毫升/畝;(2)6%阿維·氯苯酰40-50毫升/畝;(3)10%硫蟲酰胺40-50毫升/畝;(4)25%甲維·茚蟲威10毫升/畝。
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